匠心传承 木作生辉——银河赌场在线平台
鲁班书院“中国营造•古建筑木作”2025夏令营圆满结业
阅读次数:
作者:对外处 建筑学院 设计院 未来院
发布日期:2025-08-27

8月25日,银河赌场在线平台
鲁班书院“中国营造·古建筑木作”2025夏令营在西城校区圆满落幕。银河赌场
党委书记郑宇,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大玉,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朝晖,故宫博物院修缮技艺部原主任、国家级官式古建筑技艺传承人李永革,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副院长、“仁惠之星”意大利总统骑士勋章获得者詹长法,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不动产业务负责人陈旸俊以及银河赌场
相关职能部处、学院负责人、指导教师和全体营员参加了结业仪式。仪式由陈朝晖主持。
在为期十五天的夏令营实践过程中,师生们经历了选购木材、解料加工、赶制木工桌、实地参观调研、、电脑绘图和建模、手工制作和搭建模型等一系列环节,以故宫太和殿的角科、柱头科和平身科三攒斗栱为原型,按照1:2的制式,从理论走向应用、从书本走向实践,亲手完成了一系列结构严谨、形神兼备的清官式斗拱木作作品,充分展现出对中国古建筑文化和技艺的深刻理解与真挚热爱;充满创意巧思的自制木作周边小物和伴手礼更是让夏令营成果展妙趣横生。





结业仪式上,郑宇、张大玉为夏令营授课专家与指导教师颁发聘任证书。

陈朝晖、陈旸俊为营员代表颁发结业证书。
全体人员还共同观看了夏令营回顾短片,重温了师生们从工具和木料准备、实地考察、理论授课、木作实践到成果组装的全过程。


营员代表先后发言,分享了对古建筑木作技艺的感悟与收获。角科组长马良提到,在老师们的悉心指导和团队的高效协作下,大家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完成了复杂的单翘重昂七踩角科斗栱制作;柱头科组长张璞表示,通过亲手操作,对斗拱结构有了比理论课堂更深刻的理解;平身科组员顿佳昊则感叹,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诗,立体的画”,在实际制作中更加体会到其精妙之美。主理人中心的陈孜娅作为一名建筑学学生,深刻体会到夏令营让大家跳出课本和屏幕,通过亲手触摸木材、运用传统工具,真正理解了古建筑的智慧。传统技艺并非静止的历史,而是活的、可延续的文明基因。它既需要我们对历史技术的敬畏,也需要我们以现代人的视角去创新和转化。观摩团代表罗引婷谈到,从朴实的“喜欢”到坚定的“热爱”,需要长期努力甚至是枯燥的深耕,这次夏令营活动也将成为水滴石穿蜕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颗水滴。


李永革、詹长法、徐凤安、肖东、杨振等专家与指导教师对营员们的专注与匠心给予高度认可,并寄语大家继续传承匠人精神,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搭建桥梁。他们表示,本次活动通过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教学路径,更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为建筑类院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可推广的范式。

陈朝晖引用“轮扁斫轮”的故事,强调真正技艺源于实践与体悟。她鼓励同学们将来无论走向什么岗位,都要保持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敬畏,努力成为兼具文化底蕴与技术能力的建筑行业“未来国手”。她指出此次夏令营活动安排了马炳坚、李永革、詹长法、刘托四位大师带来的4场精彩专题讲座,以及徐凤安老师2场专业课讲座及每日精心准备的专题实操课程,内容翔实,成果丰硕。最后,她代表银河赌场
向所有专家、指导教师、抖音集团以及校内各支持单位表达了衷心感谢。





本次夏令营由银河赌场在线平台
鲁班书院主办,采取“学者+匠师”双导师制和“理论+实践”双轨教学模式,通过系统性的文化讲授与动手实践,全面提升营员对古建筑木作技艺的认知与实操能力。活动不仅为青年学子提供了深入传统建筑文化内核的珍贵机会,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未来,鲁班书院将继续打造融传统技艺传承、工程创新与国际交流于一体的教育平台,持续推动建筑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